A
A
A
A
返回

藉藝術節 讓滘西村被看見
滘西村村民 羅漢璋

羅漢璋:「我想為我們的村做多一點。」

周日下午四時的滘西村,遊人都陸續乘街渡離開,島上回復寧靜,洪聖古廟響起一百零八下的鐘聲——在這裏土生土長的村民羅先生,每次回來,都堅持準時拿起錘子敲鐘。以前我們有個廟祝的,但他年紀大,已退休無做。村愈來愈少人,不請廟祝了,所以如果我回來,就幫忙敲敲鐘、打掃一下,他退休前有教我。」搬離滘西村30多年的羅先生,也沒想到自己如今會這樣頻繁地回來。「因為我想為我們的村做多一點。」

 

皮膚黝黑的羅先生,幾代皆為漁民。當同村年輕人早已在70年代出外謀生,他因當時年紀尚小及需繼承父母衣缽,所以一直以捕漁維生。「捕漁是件困身的工作,風險高、回報低」,不過,這份工作使他能跟大海朝夕相對,「住在這裏,無理由不喜歡海嘛,以前在船上住,醒來就看着四面海。在海上很自由,很開心!」

 

在捕漁的年代,羅先生一家住在船上,以滘西村的海灣為家。泊岸的時候,他就會上岸玩,村裏一大群小朋友,不是跳進海裏游水,就是在廟前的空地上踢波、玩「掟銀仔」。這個空地,不止是孩童玩樂之地,也是村內重要的活動場所,每年洪聖爺誕,都有盛大的傳統慶祝活動,至今即使島上只餘約十人居住,但已遷出的村民皆會在這一天回到島上聚首,熱鬧非常。

 

「但我其實一直對我們的洪聖古廟不太認識。」雖然由小到大常在廟裏廟外遊走,但羅先生說,直至西貢海藝術節,才認真地去了解這座百年古廟的建築、歷史,想自己可以為遊人導賞、講解,讓更多人認識這條村落。「我不想看到滘西村最終荒廢掉啊。」所以,當他知道西貢海藝術節會來到滘西村,他就很期待,相信是一個推廣滘西村的好機會,他不介意落手落腳幫忙,也為策展團隊連結村民。

對他來說,滘西村的歷史和生活記憶,跟捕魚、織魚網等技能一樣,都是村民一代傳一代,他亦希望將這些故事傳承下去。「如果我哋唔講,老人家唔講,好多事情就會失傳。」說到這裏,羅先生又禁不住興高采烈地介紹他在藝術節前也不知道的洪聖廟歷史:「你們知不知道,這座廟哪一處記錄了最悠久的歷史年份?來看看這裏,寫著光緒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