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迟来的校歌唱出村校往事
东丫村村民

东丫村村民安仔、阿强、养叔、阿莹与苏哥。

「粮船湾,公立学校,屹立于,山岗上,校舍建,大海旁⋯⋯」钢琴声响起,有人唱起校歌,但这不是小孩的歌声,而是一班上了年纪的嗓音——他们是粮船湾东丫村村民,小时候同在粮船湾公立学校长大,不过他们从未唱过校歌,因为学校根本没有校歌。「参与西贡海艺术节的艺术家说,其他村校都有校歌,不如都为我们作一首!适逢早前的天后诞,村长叫我们一班旧生一起唱这首校歌,过程很有趣。」

 

在东丫村的茶座裏,村民安仔、阿强、养叔、阿莹、苏哥一边播着他们唱校歌的短片,一边雀跃地讨论着这首「新校歌」。粮船湾共有四条村,学校则只有一所, 六、七十年代,不论是东丫、北丫、沙桥抑或白腊村的孩子都上粮船湾公立学校。据村民说,岛上本来有私塾,但只供客家人就读,直至一九四七年公立学校落成,水上人也享有读书的机会。江家大姊姊阿莹忆述,有少部分老师是岛民,其馀都是专程从市区聘任而来,「他们大都逢周日坐船来,在北丫那边租屋留宿五日,周五晚才回市区。」

 

单层白色的校舍,位处北丫村与东丫村中间的村路上,全盛时期,每个小小的班房挤满了四十多名学生,更因人数众多而需分设上、下午班,亦因为迁就渔民家庭的作业时间,会提供夜校服务。校舍前有一个篮球场,小息时特别热闹。江家姊弟细说,每逢放学,学生就在校外排队立正,分三条队齐齐走回家,「一边向北丫走,一边向东丫走,还有一条是走去白腊的!」

 

岛民的童年就是一起上学、打球、放学后通山跑、一起「逃学」跳进海裏消消暑……阿莹笑说,老师们总有一套方法应付顽皮的学生:「对付上学期间游水的学生,老师会用墨水笔在他身上写字,若他湿身了,那个字就会『化』开。」孩子虽然「百厌」,但面对甚有威严的老师时都会立刻变乖,低头鞠躬行礼,「怕被老师用间尺打!」

Villagers singing the new school anthem

随着村民离散,公校亦逃不过停办的命运。一直以来,能代表旧生的身分,就只有一件印上「公立学校」四字的白色校服。意想不到,三十多年后,因为艺术节而诞生了这首「校歌」,歌词围绕着昔日的校园生活,让岛民倍有共鸣及亲切感。「……翻山涉水,上学路,无拘无束,温情在……」阿莹说:「年纪这麽大了,有首校歌给我们唱,也是开心的。」